规模化猪场的通风系统对于猪场生产的重要性
规模猪场的通风系统对于猪场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有限的资金投入下要如何才能做到合理的通风配置,是每个养殖企业所关心事情。猪场的通风系统源自欧美几十年的规模养殖经验,其模式已经相当成熟,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并利用。我们不能盲目地追求完美,要结合实际条件理性选择。拥有最先进设备的猪场不是我们的目标,先进设备只是生产工具,不是生产力。提高猪场的生产能力,节约成本,提高收益才是我们最终的选择!
一、猪场通风类型简介
猪场通风类型有:自然通风模式、全机械负压通风模式、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模式、机械正压通风模式等。
自然通风模式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此种形式的猪场需要建设在气候条件很好的地区,一年四季气温变化不大,冬暖夏凉,如云南、贵州等地。此模式要求猪舍跨度在8米以内,两栋间隔8米以上。
全机械负压通风可以适用于各种气候环境下,可以保证猪舍所需温度,被越来越多的养殖场接受。但是设备投资较大,而且往往应用与年平均气温变化较大的地区,或者对温度要求较高的带仔猪舍,如分娩舍、保育舍。
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模式比较经济实用,在春秋季节自然通风,夏冬季节机械通风,中国的南方地区应用较多。
正压通风目前规模猪场很少见,投资较高,极少应用。
机械负压通风普遍常用的两种通风形式:纵向通风系统(夏季炎热季节降温通风)、横向通风系统(冬季较冷季节舍内换气)。在猪舍通风中这两种形式往往同时存在,即我们常说的联合通风模式。
纵向通风系统是由大风机(54寸、50寸、36寸等)和水帘(湿帘)共同作用,室外的热空气通过循环冷水的湿帘达到一定的降温后(平均降低约5~6摄氏度)并且在舍内形成一定的风速,达到一种风冷效应(猪只体感温度会降低2~3度)的模式。
地沟通风的设计是依据猪舍最低换气量、通风风道面积、风道风速(负压)及风道长度等一系列因素计算后配置适合的变速风机。风机排风量过大,很容易造成风道内的空气短路,即远离风机一端的空气流动缓慢或无法流动。设备投资少(只有1台小的变速风机),效果显著
一个合理的通风系统是需要根据猪场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功能猪舍需求、猪只饲养密度、猪舍尺寸,通过理论计算及结合实际生产等诸多因素而设计出来的。例如,@1、某地区气候为,夏季最高39度,持续约20天;冬季最低-18度,持续约35天。设计对象为配怀舍,房舍尺寸为60mX12m,饲养成年母猪380头。通风设计如下,
纵向降温系统:4台50寸大风机配合24平米的水帘,设计风速1.48m/s;
横向换气系统:侧墙或屋顶4台24寸变速风机,采用屋顶或侧墙进风设备。
温控设备:采用具有联合通风模式的温控电脑。
@2、同样地区同功能猪舍,房舍尺寸变为80mX12m,采用小群养形式,饲养母猪数量不变。
纵向降温系统:6台50寸大风机配合不小于36平米的水帘,设计风速2.22m/s;
其余均同于上面。
两种同截面的猪舍设计的风速差异很大,主要是因为80m长的猪舍若采用1.48m/s的设计,实际生产时靠近风机端的温度会比靠近水帘端高出2度左右。
以下是不同功能猪舍所需风速表,供参考。
猪舍类别 房舍长度不大于70米 推荐的适宜风速
保育舍 不超过1.0m/s
育成舍 1.5~1.8m/s
后备/配种舍 1.5~1.8m/s
妊娠舍 1.5~1.8m/s
分娩舍 不超过1.0m/s
三、通风和保温
猪舍冬季的保温是每个猪场首要考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饲养仔猪的猪舍,如分娩舍和保育舍。通风会带走舍内热量,会造成舍内温度降低,我们需要给猪舍额外补充热量。若通风配置不够,虽然舍内温度可以保证,但是空气质量会很差。我们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合理配置通风、加温设备,在保证舍内温度的同时又能满足猪只所需空气质量的要求,把耗能降到最低。
额外温度补充的量是根猪舍客观因素(室内外温差、门窗数量/面积、墙体保温系数、室内漏缝比例)、饲养猪只数量&种类、猪只最小呼吸量/换气量等一系列因素计算所得,完全不同于人住房舍加热面积所需热量的算法。
规模猪场的分娩、保育舍的土建形式以联体式为主,此类猪舍因其保温性能高、土建投资成本低、猪舍占地面积少、便于生产管理而普遍应用。这种结构的猪舍缺点是采光性差、必须全天候机械通风、猪舍须吊顶。冬季通风时,冷空气从吊顶上方屋檐下进入,再由安装在吊顶上的进风设备均匀地进入室内,这就要求吊顶材料必须选用保温材料,屋顶可以不用保温。此类猪舍的通风设计如下:
@1、某地区气候为,夏季最高39度,持续约20天;冬季最低-18度,持续约35天。设计对象为分娩舍,房舍单元尺寸为7.5mX24m,饲养哺乳母猪24头。通风配置如下,纵向降温系统:2台36寸风机,1台24寸变速风机,1台18寸地沟风机,配合7.2平米的水帘,设计风速0.78m/s;
横向换气系统:配置1台24寸变速屋顶风机或利用墙上1台24寸变速风机,配合用屋顶或侧墙进风设备。
温控设备:采用具有联合通风模式的温控电脑。
加温设备分为2部分,局部加温和整体加温。局部保温通常采用保温箱和保温灯组合,或者采用电/水暖地板,给仔猪人造一个适宜其生长的小环境。整体加温采用水暖翅片管(单位散热量高)。
1. 进风小窗,用于横向通风进气;
2. 屋顶风机,横向排气设备;
3. 水暖热翅片管,猪舍整体加热;
4. 带保温灯的保温盖板;
5. 具有保温性能墙上进风百叶窗,用于纵向进风。
保育舍的通风模式与产房相同,只是在温度控制上有差异。下表为各阶段猪只事宜温度,仅供参考。
分娩、保育舍的通风可以采用附图四的模式。
四季分明且冬季较冷的地方,需要采用联合通风模式,猪舍土建密闭性好。采用侧墙进风设备配合风机为猪舍换气。对于极寒地区,使用侧墙进风设备会因冷凝水结冰,而导致设备损坏,以此必须配置进风口加温设备,或安装吊顶(保温材料)进风设备。另外,水帘安装需要增设耳房保温,耳房内猪舍主体侧墙冬季覆盖保温卷帘或其它具有保温效果的通风设备;夏季炎热持续时间短的地区可以不设纵向通风系统,采用扩大横向系统的通风能力作为夏季通风。
猪舍降温主要是以舍内的风速来体现,同样尺寸的猪舍,南北方地区猪舍的风速设计是不同的,南方地区风速要大于北方地区。
近几年新建的规模猪场受到欧美养殖模式影响,猪舍跨度和长度较大(宽度达到30多米,长度超过100米),单栋饲养数量较多(2000头以上),这样的猪舍通风设计时应当考虑空气流动的均匀性。降温需要采用双纵向模式,即猪舍两端放置风机,中间安装水帘。若水帘直接安装在猪舍侧墙上,因猪舍跨度大,经过水帘的冷空气难以到达猪舍中间位置,因此必须把水帘安装在侧墙外面的耳房上,主体侧墙开小于水帘面积的进风口,从而加大进入舍内的空气射流,减少猪舍中间的通风死角。(附图六)
下一篇:没有了